分类目录归档:玄缘玄语

闲扯淡保龄球

扯淡一下,关于保龄球。

听说最近网上有个人,做出来世界上最大的保龄球。在地面上挖三个洞,把手指放进去,最大的保龄球诞生了。哈哈,有趣之余,想起自己第一次打保龄球,不会打,经常进沟里,办公室一位老师傅,真是厉害,几乎把把满分,受打击之严重所以一直对此兴致恹恹,最多一次也仅打了89分。发现人类真是聪明,能够发明出来这么多运动。

打保龄球要持适合自己的,太重容易弄伤自己,太轻打起来没有效果,反正,我每次都是打最轻的,仍然觉得很重。

第一次去上海

师妹说她还从来没有去过上海。

部长说,那你也太老土了,连上海都没去过。

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去过上海就叫老土,反正我去了上海之后,感觉自己还是一样。上海,只是一个包裹华丽外衣的笼子而已。

第一次去上海,是2004年车展,有幸和同事一道去。一下火车就让我见识了上海的不同。那就是人太大胆了,大街上两伙人在打架,好像是男女混合双打,我们乡下来的不敢凑热闹,赶紧远远躲开。不禁暗自思俯,原来上海也不过如此。

上海的人多。在南京路上过马路等红灯,几秒钟的时候就挤满了人,过马路要赶快小跑过去,不然落在人群后面,可能就得赶下一次绿灯了。紧张!回到家里,宽敞的大街,稀少的人群,突然感觉好宽阔,好痛快!

上海的老外多,一路上老外泛滥。后来回到家里来,同事说,一天见到了一辈子见到的老外。

上海吃的东西太贵。由于公司组织去看车展,所以消费是限制的,吃饭也不敢去大地方,一个小饭馆,吃那么难那么可怜的几个菜,在这里都能上一次大饭店,吃一顿大餐了。回来之后得出结论,上海是富人的天堂,穷人的地狱!

总而言之,第一次上海之行,没什么好的印象。去趟公共厕所都要一块钱,好贵啊!给我的感觉,是紧张,不安,疏离感,总之,这个大笼子不是我这个燕雀能呆的地方!

孤独孩子如此

晚上八点多钟,在和胖子啃鸭脖子,辣得鼻涕直流,满手都是油的时候,恍惚听见门铃在响。

在城市里就是这样,没有铃声,没有访客是正常的,有了反而不正常。赶快擦掉满手的油,从猫眼里看到对面的门开着,透着昏黄的灯光,好像有个人站在门口。

我推开门,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站在门口,她说,阿姨,借你手机用一下,给我妈打个电话。

这个女孩大概应该就是对门家的小孩。对门的这户人家有所了解,女主人是我们一个公司的车间主任的姐姐,他们是巢湖来的,为了孩子上学,所以在这里买了房子。不过他家的孩子,我还是第一次见。

我说,怎么了,妈妈呢。她说,我妈妈下午就出去了,现在还没回来。我把手机给她,她拨了号码,我听见电话里那通用的声音,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。
继续阅读

面食一族

喜欢做面食。

可能是东北人的缘故,在上初中三年级之前,一直都是以面食为主。那时候,七八月份的时候,麦子打下来了,放在晒场上翻晒。还要盖一个窝棚在旁边,看着。以防猪啊鸡啊小动物来偷吃。最害怕的是在下雨天,要赶快把麦子撮成堆,盖好塑料布,周边要用砖头之类的重物压好,防止风吹开了浸雨,那就白晒了。那时候很少有机会有零钱去买泡泡糖,看麦子的时候,抓一把麦子放在嘴里咀嚼,一直嚼到黏黏的,像泡泡糖一样,好有弹性。最后越嚼越少,慢慢都吃肚里了。

哈哈,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幼稚。

现在还比较怀念那时候,天真无邪,无忧无虑。上了高中之后,就没有这种闲工夫看麦子了,家里后来改种水稻,也再也体会不到看麦子的自由自在了。

有空的时候,喜欢和面,然后自己擀饺子皮,做馅,包饺子。或者烙饼,做面条等等。家里反正是少不了面的。胖子在我的带动下,四川人也开始吃面,从不吃馒头到主动吃馒头,到喜欢吃我烙的饼等等,最后两个人的口味基本一致了。听说吃面食容易发胖,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,才减肥不成功呢。管它呢,喜欢就好,甘愿一直做面食一族。